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我国2005~2012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 作 者:
-
张顺先;
王英;
闫磊;
王世文;
王晓芳;
- 作者机构: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关键词:
-
登革热;
暴发;
国内病例;
输入性病例;
- 期刊名称:
- 中国医药指南
- 基金项目:
-
基于嗜热菌强化水解的抗生素菌渣氮源回收资源化利用研究
- i s s n:
- 1671-8194
- 年卷期:
-
2013 年
016 期
- 页 码:
- 401-402
- 摘 要:
-
目的了解我国登革热流行现状、分布特征,为防治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全国登革热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分析。结果2005~2012年我国共报告登革热病例3044例,其中2006年发病人数最多(1045例),同年发病率也最高(0.0798/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广东(2181例)、浙江(252例)、福建(210例)等地区;其中家庭及其待业的患者最多(526例,17.28%),其次是农民(452例,14.85%)和工人(393例,12.91%);男性1608例(52.83%)、女性1436例(47.17%),男女比为1.12∶1。2005~2012年间全国共发生47起登革热暴发事件,涉及病例1829人,其中广东29起,涉及病例1567人。输入性登革热229例,其中2008年最多(50例,21.83%),输入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71例,31.00%)、广东(62例,27.07%)等地区;职业以商务人员为主(48例,20.96%);绝大多数病例来源于亚洲,尤其是东南亚(168例,73.36%),输入病例的男女比为2∶1。结论我国登革热持续性流行尚未有效建立;发病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以家庭及其待业者和农民、工人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广东;有必要重视和加强重点地区登革热的监测和控制工作,加强防蚊、灭蚊工作,防止登革热疫情的暴发。输入性病例以商务、旅游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病例主要来源于东南亚等地区。所以应加强这些重点国家入境旅客的登革热检疫工作,减少病例的输入。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