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1952-1989年和2006-2017年中国大陆恙虫病流行及时空分布特征
- 作 者:
-
彭培英;
徐蕾;
王谷仙;
何文渊;
晏廷亮;
郭宪国;
- 作者机构:
-
大理大学病原与媒介生物研究所云南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微生物研究所;
- 关键词:
-
空间自相关;
流行病学;
恙虫病;
中国;
- 期刊名称: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i s s n:
- 1002-2694
- 年卷期:
-
2022 年
009 期
- 页 码:
- 818-823,829
- 摘 要:
-
目的 研究并阐明中国大陆恙虫病流行趋势和时空分布特征,为恙虫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1952-1989年和2006-2017年中国大陆恙虫病疫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和ArcGIS 10.4软件的可视化技术等,全面系统研究中国大陆恙虫病流行及时空分布特征,并确定高风险地区。结果 在1952-1989年和2006-2017年期间,我国累计报道恙虫病病例156 234例,死亡180例。1952-1989年的年均发病率0.13/10万。2006年以后,年均发病率急剧上升,由2006年的0.09/10万上升到2017年的1.62/10万,增长了18倍,年平均增长率为33%。流行季节仍以夏季和秋冬为主,多数病例主要集中在10月,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χ~2=168.34,P<0.001)。云南、安徽、广东、福建、江苏、山东、广西和四川8个省(自治区)的病例数最多,占全国总病例数的91.3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恙虫病整体上存在着空间正相关,具有空间聚集性(I=0.085,P<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广西、福建及其周边地区为“热点区域”,是恙虫病高发区。结论 1952-1989年和2006-2017年我国恙虫病发病率存在逐年升高趋势,病例以夏季型和秋冬型为主。空间自相关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该病的聚集情况并确定高发区和危险区。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