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青贮时间和处理方式对胡萝卜缨营养成分、发酵品质、活性物质及饲用安全性的影响
- 作 者:
-
李大璐;
李尊严;
丁葵英;
林英庭;
程明;
郭艺璇;
朱风华;
- 作者机构:
-
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潍坊海关;
- 关键词:
-
青贮时间;
营养成分;
饲用安全性;
活性物质;
胡萝卜缨;
发酵品质;
处理方式;
- 期刊名称:
- 中国畜牧杂志
- i s s n:
- 0258-7033
- 年卷期:
-
2024 年
60 卷
004 期
- 页 码:
- 233-240
- 摘 要:
-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青贮时间与处理方式对青贮胡萝卜缨的常规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发酵品质、霉菌毒素、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采集青岛省莱西市胡萝卜小镇刚收获的胡萝卜缨为原料,经过晾晒后分为 2 个处理,即全株胡萝卜缨青贮与切段胡萝卜缨青贮(切短至 2~3 cm),每组设 6 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1 个青贮罐.每组分别在第 0、7、15、30、45、60 天取样,参考相应国标方法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青贮时间上,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叶绿素铜钠含量与pH在青贮0~45 d显著下降,45 d后稳定;粗脂肪(EE)、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酵母菌、霉菌与大肠杆菌含量均显著下降;乳酸(LA)、乙酸(AA)、丙酸(PA)、氨态氮/总氮(NH3-N/TN)与乳酸菌含量在 0~45 d显著上升,45 d后稳定;农药残留在青贮 60 d后氯氟氰菊酯含量降至检出限以下,噻虫胺、噻虫嗪、矮壮素、毒死蜱未检出;处理方式上,与全株胡萝卜缨相比,切段胡萝卜缨CP、WSC、LA、AA、PA与乳酸菌含量在青贮过程中显著高于全株青贮,pH、NH3-N/TN、酵母菌、霉菌、大肠杆菌与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显著低于全株青贮.由此可见,不同处理方式的胡萝卜缨青贮均在第 45 天达到最优品质,符合饲料卫生标准,表明生产上用全株胡萝卜缨做青贮饲料是可行的,且切段青贮胡萝卜缨品质优于全株青贮胡萝卜缨.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