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水稻抗纹枯病接种鉴定方法评价

作   者:
贺宏黎瑞莹刘传佳陈佳琪欧阳林娟李炜星贺浩华朱昌兰孙晓棠
作者机构: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评价纹枯病接种鉴定水稻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基金项目:
抗纹枯病水稻新种质TFX抗病QTL qSB3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i s s n:
1000-2286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   码:
296-304
摘   要:
【目的】水稻纹枯病的抗性鉴定易受环境中温度、湿度及水稻株高和生育期等的影响,不同学者在水稻抗纹枯病遗传研究中采用的接种鉴定方法不同,寻找一种科学的水稻抗纹枯病接种鉴定方法至关重要。【方法】以已知抗、感纹枯病差异明显的8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评价了前人研发的8种水稻抗纹枯病接种鉴定方法:离体叶片法、苗期微室法、苗期雾室法、苗期Parafilm小袋法、成株期谷壳散布法、成株期田间嵌入法、成株期雾室法、成株期铝箔包裹法。【结果】水稻纹枯病主要是叶鞘病害,离体叶片法虽操作简单,但基于叶片部位接种的离体叶片法和Parafilm小袋法的鉴定结果与其它6种方法的结果不具有显著相关性,这2种方法不能真正反应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不适用于水稻纹枯病的抗性鉴定。成株期谷壳散布法操作粗放,发病不一致,重复性较差,可作为前期大规模品种抗病的初步筛选,但不适合表型鉴定等要求准确量化的抗病QTL定位研究。成株期雾室法和铝箔包裹法虽然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较准确,但操作繁琐,需要精确的控温、控湿和光照设备,同样不适合大规模的表型抗性鉴定。苗期微室法、苗期雾室法和成株期田间嵌入法操作相对简单,接种后抗性鉴定结果差异显著,与品种的实际抗性水平吻合,结果重复性好,3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苗期微室法、苗期雾室法和成株期田间嵌入法3种水稻纹枯病接种鉴定方法适合大规模水稻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研究结果明确了简便、准确、客观、适用的水稻抗纹枯病鉴定方法,为水稻抗纹枯病鉴定和抗性遗传育种育种提供便利。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