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胶原/丝素蛋白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作 者:
-
徐云强;
刘迎节;
李瑞欣;
朱双龙;
张振辉;
- 作者机构:
-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
- 关键词:
-
生物材料;
冷冻干燥法;
人工神经;
静电纺丝法;
材料相容性;
三维打印;
支架;
神经支架;
组织工程;
胶原蛋白;
周围神经损伤;
生物相容性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丝素蛋白;
气体发泡法;
- 期刊名称: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基金项目:
-
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的构建及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 i s s n:
- 2095-4344
- 年卷期:
-
2016 年
20 卷
38 期
- 页 码:
- 5745-5751
- 摘 要:
-
背景:周围神经缺损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始终是医学界面临的难题。针对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组织工程支架仍处在研究阶段,理想的构建材料和制作工艺仍处于在探索研究中。目的:综述胶原/丝素蛋白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3至2016年Pub Med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人工神经支架构建方法和原材料选择研究的文献,并进行总结、整理和论述。结果与结论:共纳入46篇文献。胶原蛋白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性,自身及其降解产物在宿主内不会发生炎症反应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生物降解速度快及物理性能差等缺点。丝素蛋白拥有较高的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但其体内降解速度较缓慢。在支架制作工艺上,快速成型三维打印法可精准控制支架的孔径及其分布,孔隙结构高度整齐,可打印各种形状的支架,时间短,能够进行规模化生产。将胶原/丝素蛋白用三维打印法制备成神经支架,可保持良好生物相容性,也改善了力学性能。当今,国内外对胶原蛋白或丝素蛋白等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在神经损伤修复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同时在支架制作工艺上也不断改进,因此,胶原/丝素蛋白作为原材料并联合三维打印制作工艺有望成为未来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主要选择方式。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