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基于"心受气于脾"理论探讨心力衰竭线粒体生物合成障碍机制及中医药治疗
- 作 者:
-
张斐;
刘承鑫;
魏佳明;
王子焱;
俞赟丰;
高翎薇;
郭志华;
- 作者机构:
-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 关键词:
-
中医药;
线粒体生物合成;
心力衰竭;
“心受气于脾”;
- 期刊名称:
- 中医学报
- i s s n:
- 1674-8999
- 年卷期:
-
2025 年
40 卷
002 期
- 页 码:
- 261-267
- 摘 要:
-
线粒体生物合成障碍时,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会发生紊乱,导致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紊乱,最终诱发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心受气于脾”理论揭示了心与脾在五行属性、经络关系和脏腑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心受气于脾”理论认为,脾阳气虚、血瘀水停是HF线粒体生物合成障碍的基本病机,脾阳气虚直接导致了线粒体生物合成障碍,而血瘀水停通过氧化应激途径间接导致了线粒体生物合成障碍。因此,临证治疗HF当以温补脾气、化瘀利水为治则。补阳还五汤、暖心康、芪参益气方、心复康口服液、养心氏片、冠心舒通胶囊、强心方、强心康颗粒、参附益心方、温阳补心汤、参葵通脉颗粒等中药复方和黄芪多糖、人参皂苷、三七总皂苷、红景天苷、姜黄素等中药有效成分均有调控HF线粒体生物合成的作用。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