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常规康复附加胸椎灵活性训练在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 作 者:
-
龚嘉玉;
张翠文;
王华军;
钱玉秀;
侯辉歌;
严加洁;
郑小飞;
- 作者机构: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
暨南大学护理学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
- 关键词:
-
肩关节;
关节镜检查;
康复;
- 期刊名称:
- 中华创伤杂志
- i s s n:
- 1001-8050
- 年卷期:
-
2023 年
39 卷
011 期
- 页 码:
- 1022-1028
- 摘 要:
-
目的 比较常规康复附加胸椎灵活性训练与常规康复在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4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8例,女116例;年龄18~87岁[(54.1±11.8)岁].均行初次单侧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98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组),106例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附加胸椎灵活性训练(附加训练康复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肩关节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外旋).观察康复训练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6~18个月[(8.4±3.5)个月].两组术后1、3、6个月VAS、Constant肩关节评分、UCLA肩关节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1).术前及术后1、3、6个月两组间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个月附加训练康复组Constant肩关节评分分别为(77.7±5.8)分、(88.4±7.7)分,高于常规康复组的(73.7±6.6)分、(85.5± 4.9)分(P均<0.01),术前及术后1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附加训练康复组UCLA肩关节评分为(25.5±3.7)分,高于常规康复组的(21.8±5.6)分(P<0.01),术前及术后1、6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个月附加训练康复组前屈角度为(135.5± 12.8)°、(165.1±11.3)°,高于常规康复组的(129.3±12.3)°、(151.1±11.2)°;外展角度为(102.3±12.9)°、(130.4±15.1)°,高于常规康复组的(93.2±11.0)°、(123.5±13.7)°;外旋角度为(57.2±13.1)°、(72.3± 12.3)°,高于常规康复组的(46.4±8.8)°,(67.4±14.1)°(P均<0.01).术前及术后1个月两组间前屈、外展及外旋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常规康复组发生肩袖再撕裂1例(1.0%),附加训练康复组2例(1.9%);常规康复组发生肩关节粘连5例(5.1%),附加训练康复组3例(2.8%).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与常规康复方案相比,肩袖损伤患者关节镜下修补术后康复中附加胸椎灵活性训练,不加剧疼痛,可获得更好的关节功能和关节活动度,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