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Ti-(SiC_f/Al_3Ti)层状复合材料在侵彻早期阶段基于NEIM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作   者:
刘净川姜风春王立权张蒙祺运飞宏
作者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智能机械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
微观结构表征连续SiC纤维弹塑性力学性能等效夹杂数值算法Ti/Al_3Ti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复合材料
期刊名称:
机械工程学报
基金项目:
脉冲电流辅助金属层状复合材料超声波增材制造关键科学问题
Ti/Al3Ti层状复合材料动态断裂行为及其损伤演化研究
大梯度温度扰动下深海连接器密封性能研究及多目标结构优化
i s s n:
0577-6686
年卷期:
2018 年 22 期
页   码:
63-77
摘   要:
一种由连续Si C陶瓷纤维强化(CCFR)的新型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MIL)复合材料Ti-(SiC_f/Al_3Ti)研制成功,其作为装甲防护材料在被侵彻过程中的微观变形机制、强化及失效机理有待研究。首先采用电镜扫描法(SEM)表征该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界面特征,而后提出一种新的建模方法,基于高效的等效夹杂数值算法(NEIM),对刚性球侵彻靶体复合材料的早期接触过程进行建模,研究准静态加载下Ti-(SiC_f/Al_3Ti)复合材料的小变形弹塑性接触力学行为,并通过压痕试验验证该模型的精确性。结果表明,在球-面加载模式下,SiC纤维对CCFR-MIL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显著,而对延展性的强化却不如面-面加载模式下明显。此外,球-面加载模式下的最大塑性应变集中(MPSC)区出现在Al_3Ti层最接近中心SiC纤维上边界的位置,并随载荷的增大沿深度方向延伸,该区域是裂纹萌生并扩展的高发区。当相邻SiC纤维的中心距为四倍纤维直径,且Ti层体积分数为40%时,CCFR-MIL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更高效数值方法的运用,节约了计算成本,清晰透彻地揭示了新型CCFR-MIL复合材料在被侵彻过程中的微观变形机制、强化及失效机理,并使参数化研究更为全面,便于材料的微观结构优化。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