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我国中东部地区城乡(郊)地面O3和VOCs的联合在线观测研究
- 作 者:
-
王婉;
高健;
李红;
张玉洁;
车飞;
朱玉姣;
薛丽坤;
刘玥晨;
吴志军;
牟玉静;
徐小娟;
董薇;
段玉森;
周春艳;
- 作者机构:
-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关键词:
-
O3生成敏感性;
O3生成潜势(OFP);
VOCs;
城乡差异;
我国中东部地区;
- 期刊名称:
- 环境科学研究
- i s s n:
- 1001-6929
- 年卷期:
-
2023 年
36 卷
010 期
- 页 码:
- 1857-1869
- 摘 要:
-
针对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新形势下的环境问题,2021 年 6-9 月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同步开展了 4 组(北京市、保定市、廊坊市和上海市)城乡(郊)臭氧(O3)和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在线观测与比对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我国O3 污染较严重的中东部地区,以往"郊乡地区O3 浓度明显高于城区"的O3 污染特征正在改变,3 个北方城市(北京市、保定市和廊坊市)的城区O3 浓度不同程度地高于其邻近的郊乡地区,上海市则呈现城郊趋同的态势.②这 4 组城乡(郊)之间VOCs浓度差异较小,VOCs组成中均为烷烃占比最高,在 3 个北方城市(北京市、保定市和廊坊市)其占比在 70%左右,而上海市则在60%左右.③对O3 生成潜势(OFP)贡献较大的VOCs类别主要为芳香烃和烯烃,对OFP贡献较大的VOCs物种主要为乙烯、间/对-二甲苯、甲苯和异戊二烯等.④O3 生成敏感性分析(EKMA曲线)表明,北京市城郊、保定市城乡和上海市城区为VOCs控制区,其他城乡(郊)则呈现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控制的特征.我国中东部 85 个城市中,卫星反演获得的甲醛与二氧化氮柱浓度比值在 2018-2021 年呈下降趋势,说明我国中东部郊乡地区O3 生成敏感性向VOCs控制区转变的现象普遍存在.研究显示,我国中东部地区"O3 城乡差异"较以往已发生深刻变化,无论在O3 的浓度水平、生成敏感性及其前体物来源和空间分布等方面都呈现出"趋同"之势.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