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非侵入性脑刺激不同刺激方式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作   者:
赵玉欣张德旗毕鸿雁
作者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
关键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网状Meta分析帕金森病重复经颅磁刺激非侵入性脑刺激高低频交互重复经颅磁刺激认知障碍经颅直流电刺激
期刊名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i s s n:
2095-4344
年卷期:
2025 年 29 卷 024 期
页   码:
5212-5223
摘   要:
目的:认知功能受损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非侵入性脑刺激作为常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改善帕金森病认知功能的效果已经得到证实,但临床对非侵入性脑刺激最佳刺激方式的选择尚不明确。文章通过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非侵入性脑刺激的不同刺激方式对帕金森患病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最佳刺激方式的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BM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非侵入性脑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8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康复训练、常规药物治疗等)或假刺激,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非侵入性脑刺激。采用Cochrane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价工具RoB 2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分别采用RevMan 5.4及Stata 16.0软件对短期认知功能量表评分和长期认知功能量表评分进行传统Meta分析和网状Meta分析,绘制网络关系图、联赛表和累积概率排序表。最后采用GRADE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等级评价。结果:(1)共纳入31项随机对照试验,其中8项研究被评为低风险,23项研究被评为有一定风险,无高风险研究,共计纳入1 670例受试者,涉及14种非侵入性脑刺激的不同刺激方式。(2)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第一运动皮质(SMD=0.73,95%CI:0.14-1.32,P<0.05;SUCRA=66.2%)在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短期认知功能方面疗效最佳,其次是经颅直流电刺激背外侧前额叶皮质(SMD=0.56,95%CI:0.14-0.98,P<0.05,SUCRA=54.4%)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背外侧前额叶皮质(SMD=0.52,95%CI:0.11-0.93,P<0.05;SUCRA=51.4%);在改善帕金森病患者长期认知功能方面,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第一运动皮质(SMD=1.17,95%CI:0.48-1.85;P<0.05;SUCRA=91.2%)效果最佳。结论:现有的低等强度临床证据表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第一运动皮质在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短期认知功能方面效果最佳,其次是经颅直流电刺激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同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第一运动皮质在改善帕金森病患者长期认知功能方面也是最佳刺激方式。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