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张恨水《啼笑因缘》现代性两种
- 作 者:
-
陈进;
- 关键词:
-
言情传统;
空间叙事;
扁平人物;
觉醒;
影身人物;
- 期刊名称: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i s s n:
- 2095-0683
- 年卷期:
-
2024 年
45 卷
001 期
- 页 码:
- 43-49
- 摘 要:
-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是继承《红楼梦》现实主义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小说以"北京折叠"式的空间分类对应着当时的社会阶层分类,通过三位女性之间两两相似的影身人物关系,以分类、对比的方式观察当时女性的阶层特征、家庭环境与文化背景等,和同时期的社会分析小说相比,《啼笑因缘》体现出整体把握社会现实的风格,氤氲出理性之上的诗性.主人公樊家树实为扁平人物形象,但却是对中国古典文学"香草美人"之喻的创新.樊家树成为促使何丽娜、关秀姑转变的"觉醒之光",可以理解为言情传统的现代转变.但他试图成为沈凤喜"启蒙之光"的努力终归于失败,折射出张恨水自身的"启蒙—觉醒"观,以及对现代性的理解.在"社会分类"与"言情性"中,可以看出《啼笑因缘》的现代性,以及张恨水改良通俗文学的贡献.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