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不同栽种方式下芦苇的生长特征
- 作 者:
-
李学明;
周楠;
苏銮勇;
马金梅;
范冰;
魏海燕;
杨威;
何继荣;
马雪峰;
汪淑艳;
- 作者机构:
-
吴忠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
- 关键词:
-
芦苇;
生长特征;
起墩法;
斜茎法;
- 期刊名称:
- 农技服务
- i s s n:
- 1004-8421
- 年卷期:
-
2022 年
39 卷
007 期
- 页 码:
- 61-65
- 摘 要:
-
吴忠黄河湿地芦苇呈植株矮化、叶片缩小等退化趋势,为退化芦苇群落恢复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斜茎法和起墩法栽种芦苇,对芦苇的株高、株径、成活株数、盖度、节间数和展叶数等生长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斜茎法的株高、株茎、节间数、展叶数均优于起墩法,其中,斜茎法的株高为151.81 cm,较起墩法高26.48 cm;株茎为0.61 cm,较起墩法粗0.18 cm;节间数为11.21个,较起墩法多0.81个;展叶数为8.56个,较起墩法多0.75个.起墩法的成活株数和盖度多于斜茎法,分别较斜茎法多10.23株、9.78百分点.斜茎法的芦苇总生物量、茎生物量、花生物量和茎叶花生物量均高于起墩法,起墩法叶生物量较斜茎法高.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因子为株高、株茎、盖度、节间数、展叶数,其贡献率为70.04%;第二主成分因子为成活株数,贡献率为21.85%.在芦苇群落恢复中,起墩法种植的芦苇生活力更强,可以获取较高的成活株数,可加速芦苇群落的恢复;斜茎法种植的芦苇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可以增加芦苇群落美观性.在实践应用中,斜茎法种植的芦苇可获取较高的生物量,可作饲料和工艺品原料.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