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国医大师李佃贵基于"医道同源"理论运用对药和角药论治脾胃病经验介绍

作   者:
李晓静刘秋华马益彬郭榆西张晓宇刘阳杜姚才艳茹杨倩李佃贵
作者机构:
曲周县医院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省中医院河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国医大师医道同源脾胃病名医经验角药对药
期刊名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i s s n:
1673-842X
年卷期:
2024 年 26 卷 012 期
页   码:
126-130
摘   要:
医、道结合的思想极为玄妙,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道"中,中医学也不例外.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在其临证之时,亦有"岐黄源于道""医道同源""医道同理"等行医理念.千百年来,中医学与道学交融并进,两者有诸多理念不谋而合.李师认为道家思想和中医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脾胃内损、脾虚不运、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是脾胃病的主要病机,肝郁是关键的病理因素,治疗时应以补脾胃、固后天之本为主,疏肝郁、调气机为辅,兼以除外邪等.李师临证之时,在"医道同源"理论的基础上,尊重配伍规律,探索理解药物配伍中"道"的内涵,为"道"学思想和中医理法方药结合来防治脾胃病提供一条新思路、新方法.该文基于"医道同源"理论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角度来探讨李师如何运用对药和角药论治脾胃病进行分析总结,如仙鹤草-酒萸肉补虚止泻,砂仁-厚朴醒脾理气,合欢皮-合欢花解郁安神;黄芪-党参-太子参补中益气,白扁豆-薏苡仁-白蔻仁祛湿化邪,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消食化积.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