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大肠杆菌Nissle 1917鞭毛蛋白FliC的结构特性及刺激Caco-2细胞作用的研究
- 作 者:
-
李双;
杨泽敏;
廖义潇;
杨颖;
- 作者机构:
-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关键词:
-
生物学活性;
圆二色谱;
大肠杆菌Nissle 1917;
鞭毛蛋白;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期刊名称:
- 饲料研究
- i s s n:
- 1002-2813
- 年卷期:
-
2024 年
47 卷
006 期
- 页 码:
- 95-99
- 摘 要:
-
试验旨在分析大肠杆菌Nissle 1917鞭毛蛋白FliC(FliCEcN)的结构特征及其对Caco-2细胞的刺激作用.试验通过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FliCEcN蛋白、经NTA柱纯化FliCEcN蛋白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 验证,利用SOPMA和Alphofold2预测FliCEcN蛋白的结构模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圆二色谱解析FliCEcN蛋白的结构,使用FliCEcN蛋白刺激Caco-2细胞后,检测免疫相关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显示,FliCEcN蛋白的大小为64 kDa,能够被抗His单克隆抗体特异识别;FliCEcN蛋白的氨基和羧基末端主要由α-螺旋组成,中间结构域主要由β-折叠组成.FliCEcN蛋白酰胺Ⅰ区最大吸收峰均位于1 656 cm-1处,主要二级结构为α-螺旋和β-折叠;FliCEcN的α-螺旋占比44.4%,β-折叠占比23.4%,β-转角占比13.5%,无规则卷曲占比19.0%;FliCEcN蛋白能够有效刺激Caco-2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随着刺激时间延长,IL-6的分泌水平呈下降趋势,IL-10和TNF-α的分泌水平呈增加趋势.研究表明,α-螺旋和β-折叠是构成FliCEcN的主要结构,可促进其构象的正确折叠和维持其三维结构稳定,FliCEcN蛋白刺激Caco-2细胞分泌IL-6、IL-10、TNF-α的水平存在差异.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