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制与规训:中国古代女性"服妖"说的社会意义探究
- 作 者:
- 付晓彤;
- 作者机构: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 关键词:
- 礼制文化; 社会意义; 道德评价; 服妖; 规训; 女性;
- 期刊名称:
- 丝绸
- i s s n:
- 年卷期:
- 2023 年 004 期
- 页 码:
- 153-157
- 摘 要:
- 两汉以来,将人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与阴阳五行的灾祥观念联系,认为某些服饰器用会带来灾祸,即“服妖”说,在此当中女性服饰又是重要的一环。女性穿着打扮美艳娇态,或着男装,或僭越服饰器用,都有被议论为“妖”的可能,将其作为人事变迁的征兆。这在历代文献中亦常有记载。尽管“服妖”说自提出以来就不仅局限于服饰范畴,但叙述者描写服妖的材料、纹饰、色泽、质感、形态等,以显示其奢靡与魅惑,为从社会意义角度理解中国古代女性服饰提供了线索。女性是穿着打扮的主体,以“服妖”说从道德角度对女性服饰加以评判,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礼制文化对感官愉悦的规训,进而折射出儒家思想和男性话语在其后操纵的基本现实。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