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杜仲降血压活性成分在正常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研究

作   者:
巩仔鹏吴林霖陆苑侯靖宇李月婷
作者机构:
贵阳医学院药学院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贵阳医学院药学院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医科大学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贵阳医学院药学院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贵阳医学院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自发性高血压京尼平苷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杜仲
期刊名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基金项目:
基于药物转运蛋白-CYP450和SHR模型研究黔产杜仲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药代动力学差异及其机制
i s s n:
1000-3002
年卷期:
2016 年 10 期
页   码:
1043
摘   要:
目的鉴于中药主要是用于病理状态下的机体内,因此研究病理状态下的中药的药代动力学较正常机体更有意义,且与临床更相关。本研究旨在比较杜仲降压活性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京尼平苷酸)在正常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特征。方法分别给正常大鼠及SHR模型行颈静脉插管手术,术后12 h,灌胃给予杜仲提取物(4.8 g·kg-1,分别相当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96 mg·kg-1和巴马汀168.96 mg·kg-1),并于给药前以及给药后5,15,30 min,1,1.5,2,3,4,6,8,10,12,24和36 h通过插管采血0.2 mL于肝素化的EP管中,离心,取血浆100μL。然后采用UPLC-MS/MS技术测定血浆中的活性成分的含量。绘制药时曲线,并利用WinN onlin软件计算药代参数(T1/2,Tmax,Cmax,AUC0–t,Vd/F和Cl/F),比较各代表成分在正常大鼠和SHR模型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结果灌胃杜仲提取物后,与正常大鼠相比,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京尼平苷酸在SHR模型体内的T1/2,Cmax和AUC0–t显著增加,Vd/F和Cl/F显著降低。结论自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状态能够显著改变杜仲降压活性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京尼平苷酸)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提示临床上在用杜仲治疗高血压时,需要对其剂量进行调整。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