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基于形态特征、COI基因序列和杂交试验的云南茶园小绿叶蝉种类鉴定

作   者:
孟召娜楚博罗宗秀李兆群边磊修春丽付楠霞赵远艳胡艳萍陈宗懋蔡晓明
作者机构:
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雄性生殖器茶小绿叶蝉COI杂交云南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 s s n:
0454-6296
年卷期:
2024 年 67 卷 011 期
页   码:
1525-1534
摘   要: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云南普洱茶园的小绿叶蝉与我国其他产茶省茶园的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形态相似,但阳茎形态略有差别。本研究旨在明确云南茶园发生的小绿叶蝉是否为小贯小绿叶蝉,以期为云南茶园小绿叶蝉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了云南4市11区/县13个茶园的小绿叶蝉样品和贵州省1个茶园、浙江省2个茶园的小贯小绿叶蝉样品。通过形态学观察、COI基因序列比对和杂交试验,以明确云南省茶园发生的小绿叶蝉种类。【结果】云南省13个茶园采集的小绿叶蝉样品雄虫阳茎干基腹面均具一刺突,而贵州和浙江省小贯小绿叶蝉样品无此特征。云南13个茶园的小绿叶蝉COI基因序列NCBI上的搜索结果与E.(M.)onukii的COI序列的一致性在99.35%~99.74%; 16个采样地的小绿叶蝉遗传距离两两比对在0.000~0.011;单倍型丰度聚类分析显示,云南的样品单独成支,贵州和浙江的样品聚集为一支。云南普洱茶园小绿叶蝉的雌雄成虫与浙江杭州小贯小绿叶蝉可自然发生交配,并产生可育的F1代。两种群间无生殖隔离。正反杂交F1代的孵化率、羽化率、若虫历期无显著差异。F1自交的F2代其单雌产卵量、羽化率、雌雄比和若虫历期无显著差异。【结论】云南茶园发生的小绿叶蝉为小贯小绿叶蝉E.(M.)onukii,我国茶园中的小贯小绿叶蝉已经分化出不同形态特征的地理种群。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