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以小儿咳嗽为例分析中西医临床实践指南中常用方药的遴选原则

作   者:
胥淑娟刘子馨郭浩韩笑李磊刘昆付建华刘建勋
作者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药药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医药中西医临床实践指南小儿咳嗽
期刊名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i s s n:
年卷期:
2022 年 018 期
页   码:
85-92
摘   要:
目的:以当今主流指导资料结合古籍经典作为检索源多途径收集常用方药,为中西医临床实践指南中常用方药的遴选原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小儿咳嗽中西医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常用方药遴选研究为例,检索3类国家推荐的药品、中医(中西医)临床诊疗指南/专家共识/临床路径/诊疗方案、3本中医类儿科教材、名家经验,古籍中治疗小儿咳嗽的方药,分别建立古今方药数据库归纳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当今治疗儿童咳嗽的有71个常用方药,临床适用证型占比前3位分别为痰热闭肺证、风热犯肺证、风寒袭肺证,与高频药物对应功效前五位分别为止咳平喘、清化热痰、发散风寒、清热泻火、发散风热。最常用的中药主要是苦杏仁、桔梗、贝母、麻黄、黄芩、半夏、陈皮等,某些药物与苦杏仁、桔梗的内在关联性较高。基于《中华医典》的古籍部分治疗小儿咳嗽的有228个方药数据汇总,最常用的中药主要是半夏、苦杏仁、人参、茯苓、陈皮、桔梗、生姜、贝母等,高频药物对应功效前五位分别为发散风寒、止咳平喘、清化热痰、温化寒痰、补气。某些药物与半夏、桔梗的内在关联性较高。做古今用药对比,用药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宣降肺气类和化痰类。但古代小儿咳嗽用药多温补散寒,兼利水消肿、敛肺涩肠;当今儿童咳嗽方药更侧重疏风清热,兼补阴润燥。结论:该研究较为系统的梳理了治疗小儿咳嗽常用的方药,为临床实践指南中医药遴选部分提供了依据。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