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古骨可溶性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其重建古食谱的可行性分析
- 作 者:
-
王宁;
胡耀武;
侯亮亮;
杨瑞平;
宋国定;
- 作者机构: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人类演化实验室;
- 关键词:
-
凝胶层析;
稳定同位素分析;
可溶性胶原蛋白;
不可溶性胶原蛋白;
- 期刊名称: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基金项目:
-
- i s s n:
- 1674-7240
- 年卷期:
-
2014 年
44 卷
08 期
- 页 码:
- 1854-1862
- 摘 要:
-
当前在古食谱研究中,胶原蛋白(不可溶性)的提取,主要采用明胶化法.然而,胶原蛋白的直接降解产物——可溶性胶原蛋白,常常予以忽视并摒弃.本文通过凝胶层析,分管提取了古骨的酸提取液,从中分辨出三个峰,对各峰提取物的C和N含量,C/N摩尔比值及稳定同位素比值进行分析,并与对应的不可溶胶原蛋白(ISC)进行了比较,以探讨可溶性胶原蛋白(SC)在古食谱研究中的可行性.三个峰中,第二峰(保留时间在17.5~27.5 min)峰形最为平缓,表明其所含蛋白质的分子量不一致;其各管提取物,在C和N含量,C/N摩尔比值上与ISC最为接近.基于以上发现,可以看出,第二峰提取物即为SC.更为重要的是,两种蛋白的δ13C值和δ15N值均相近.具体而言,C/N摩尔比值落于正常范围的SC,与对应的ISC相比,δ13C差异的平均值仅为(0.3±0.2)‰(N=2),δ15N值大约相差(0.6±0.1)‰(N=2);而C/N摩尔比值稍高于正常范围的SC,与对应的ISC相比,δ13C差的平均值也仅为(0.4±0.1)‰(N=2),δ15N值也约相差(0.3±0)‰(N=2).这些差异,远低于δ13C和δ15N值在食物链营养级之间的差异(δ13C约为1‰~1.5‰,δ15N值约为3‰~5‰),表明SC与ISC具有相似的性质,其C和N稳定同位素分析,在古食谱研究中极具应用价值.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