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沙蟾毒精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

作   者:
刘俊珊张冬梅陈敏锋李满妹罗青岛栗原博叶文才
作者机构:
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暨南大学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创新药物研究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天河区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细胞凋亡鸡胚尿囊膜沙蟾毒精血管生成周期阻滞
期刊名称:
药学学报
基金项目:
基于蟾毒内酯类小分子探针的肿瘤细胞Na+/K+-ATP酶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i s s n:
0513-4870
年卷期:
2011 年 05 期
页   码:
527-533
摘   要:
探讨沙蟾毒精(arenobufagin)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采用MTT法检测沙蟾毒精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人喉癌细胞(Hep2)、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人结肠癌细胞(LOVO)、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及DU145)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细胞毒性及运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发现沙蟾毒精剂量依赖性抑制CNE-2、Hep2、SH-SY5Y、LOVO、PC-3、DU145和HUVECs增殖,且在对人癌细胞亚细胞毒浓度下能够有效抑制HUVECs的增殖。采用鸡胚尿囊膜(chick embryo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模型观察新生血管的生成,结果发现沙蟾毒精作用24 h后,尿囊膜新生血管生成明显减少。采用细胞周期分析法观察到沙蟾毒精阻滞HUVECs于G2/M期,且随着浓度增加,细胞出现sub-G1凋亡峰。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沙蟾毒精作用HUVECs后的凋亡现象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确证沙蟾毒精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诱导HUVECs凋亡,同时检测到线粒体膜电位下降。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沙蟾毒精作用HUVECs后,凋亡标志分子PARP被切割。上述研究表明,沙蟾毒精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抑制血管生成作用,其抑制作用可能与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有关。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