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锈色粒肩天牛幼虫头部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

作   者:
梁志徐倩然郑永鑫张升伟顾天滋张龙娃
作者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关键词:
幼虫头部形态特征感受器扫描电镜锈色粒肩天牛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 s s n: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   码:
568-577
摘   要:
为明确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幼虫头部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利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对锈色粒肩天牛幼虫头壳、触角和口器不同部位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统计分析其上各类感受器的分布位置和数量.结果显示,锈色粒肩天牛幼虫头部整体宽阔扁平,头部长度平均为4.71μm,宽度平均为2.93μm.头式为下口式,咀嚼式口器,包括上唇、上颚、下唇和下颚等.幼虫头部感受器共有6类12种,包括4种(Ⅰ~Ⅳ)刺形感受器(sensilla chaetica,SCH)、1种毛形感受器(sensillum trichodeum,ST)、4种(Ⅰ~Ⅳ)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1种栓锥形感受器(sensillum styloconicum,SST)、1种Bǒhm氏鬃毛(Bǒhm bristle,BB)和1种钟形感受器(sensillum campaniformium,Ca),其中,幼虫头壳和口器上感受器分布较多,头壳感受器共4类6种,为SCH-I、SCH-II、SCH-III、ST、BB和Ca;口器感受器共4类9种,为SCH-I、SCH-III、SCH-IV、ST、SB-I、SB-II、SB-III、SB-IV和SST;触角上感受器较少,仅SB-III一种.锥形感受器在锈色粒肩天牛幼虫口器上分布多而广,推测在取食和寄主选择中可能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