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阿拉善地块性质和归属的再认识
- 作 者:
-
张建新;
宫江华;
- 作者机构: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 关键词:
-
阿拉善地块;
华北克拉通;
构造归属;
- 期刊名称:
- 岩石学报
- 基金项目:
-
西阿拉善地块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及对华北克拉通形成的制约
东阿拉善地块中-新元古代地层的年代格架及其构造背景
连接变质作用与造山作用:来自青藏高原东北缘早古生代造山系的启示
- i s s n:
- 1000-0569
- 年卷期:
-
2018 年
04 期
- 页 码:
- 940-962
- 摘 要:
-
阿拉善地块被认为是一个前寒武纪微陆块,其归属和演化历史长期存在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其为华北克拉通的组成部分,是华北克拉通的西延;一部分学者认为与扬子或塔里木克拉通具有亲缘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具有独立的地质演化历史。本文综合近年来阿拉善地块的研究进展,结合我们新的研究资料,梳理了阿拉善地块自新太古代到显生宙的岩石组成、构造热事件及年代格架,得出以下主要认识:1)阿拉善地块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记录了2.7~3.0Ga陆壳生长、~2.5Ga TTG岩浆-变质事件,2.0~2.3Ga岩浆事件,以及1.9~1.95Ga和1.80~1.85Ga两期重要的变质事件,具有与华北克拉通相似的岩石组成和地壳演化历史;2)阿拉善地块发育与华北克拉通相似的中-新元古代沉积岩系,其碎屑锆石具有来源华北克拉通本身的物源区特征,反映出阿拉善地块直到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仍可能是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3)阿拉善地块显生宙的多期岩浆-构造-变质事件可能主要是中亚造山带早古生代以来造山作用的响应,而不是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克拉通碰撞的产物。从奥陶纪到早二叠世,阿拉善地块可能处在古亚洲洋向南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4)河西走廊-贺兰山南部早古生代沉积岩系(大黄山群和香山群)不属于阿拉善地块,而是祁连造山带的组成部分,其碎屑锆石组成和代表的物源特征不能作为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克拉通在早古生代彼此分离的证据。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