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经典名方中菊花的本草考证

作   者:
杨长花杜蓓杨祎辰王二欢常晖马存德詹志来
作者机构:
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关键词:
产地经典名方菊花本草考证拉丁学名品质基原
期刊名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i s s n:
1005-9903
年卷期:
2023 年 29 卷 017 期
页   码:
42-61
摘   要:
笔者从名称、基原、品种、学名、产地、采收加工与炮制、品质等方面对历代本草典籍中有关菊花的记载进行考证,并对其近现代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理清古今关系,为含菊花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依据.菊花是我国观赏用、食用、药用植物,其别名较多,但历代多以"菊花""甘菊""甘菊花"之名记载于本草中.唐代以前,药用菊花主要采集野生品,有黄花和白花2种,其中黄花品种的主流基原为甘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和委陵菊D.potentilloides,白花品种的主流基原则为毛华菊D.vestitum和小红菊D.chanetii.药用菊花栽培始于北宋,由野生的甘菊、委陵菊、毛华菊和小红菊通过长期的种间种内杂交选育,逐步形成了现在的菊花栽培种D.morifolium.菊花传到国外后,外国学者开始用林奈的植物分类系统对菊花进行命名,1792年马蒂埃尔将菊花命名为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并延续至今,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采用此学名.宋代已出现"南阳菊""邓州黄""邓州白"等多个地方品种,至民国,药用栽培菊花逐步形成了"怀菊""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五大知名道地品种.亳菊从清末到现在一直是药用佳品.杭白菊茶用一直享誉中外,尤其是湖菊质量最佳.滁菊独具特色,无论药用还是茶用,品质均佳.贡菊也一直是茶用菊花中的佳品.菊花传统以农历九月采收,现今培育的一些新品种采收时间提前.杭白菊中的"胎菊"是现今提前采收未开放的花蕾的商品类型.菊花的产地加工,古代主要是阴干,现代有阴干、烘干、蒸后晒干,目前多采用热风烘干.菊花炮制,古代生用;现代仍以净选后生用较多,间或清炒(包括炒炭)等.因品种不同、产地不同、产地加工方法不同,菊花所含成分比例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建议开发含菊花的经典名方制剂时,根据临床适应证选用不同品种、产地及产地加工方式的菊花.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