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安徽淮南小孙岗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
- 作 者:
-
程至杰;
杨玉璋;
张居中;
方方;
余杰;
陈冰白;
陈昌富;
张辉;
宫希成;
- 作者机构: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关键词:
-
炭化植物遗存;
生业经济;
小孙岗遗址;
- 期刊名称:
- 第四纪研究
- 基金项目:
-
更新世末全新世初江淮黄淮地区野生稻资源分布的植硅体分析
淮河上中游全新世早中期人类植物利用反映环境适应过程研究
- i s s n:
- 1001-7410
- 年卷期:
-
2016 年
36 卷
002 期
- 页 码:
- 302-311
- 摘 要:
-
安徽淮南小孙岗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一处紧邻淮河的堌堆状遗址,其文化性质属于双墩文化,炭化植物种子AMS 14C测年数据显示,遗址年代约为7200~6800cal.a B.P,.本文通过对该遗址2012年9月至12月试掘时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发现了丰富的双墩文化时期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菱属残块,葡萄属、柿属种子,栎属、枣属、桃属、梅等核壳,炭化稻米以及一些杂草种子.炭化稻米的发现表明淮河中游地区在距今7000年前后属于水稻栽培区,而大量野生植物资源的存在以及各类植物遗存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采集是小孙岗先民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的主要方式.综合同时期已发掘遗址的动、植物考古资料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采集、渔猎是双墩文化时期淮河中游地区先民的主要生业形式,稻作农业在当时仍只是一种辅助性的生业活动.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