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子宫体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   者:
许璇仇玮丁瑾
作者机构:
南京市江宁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鉴别诊断分子检测子宫体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
期刊名称: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i s s n:
1004-7115
年卷期:
2022 年 43 卷 008 期
页   码:
596-600
摘   要:
目的 探讨子宫体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本院1例子宫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镜下形态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老年女性,临床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升高,CT示子宫弥漫性增大伴密度不均.光镜下见肿瘤呈弥漫性生长,浸润子宫壁全层.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体积约为正常淋巴细胞2~3倍,胞浆较少,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核内有一个中位核仁或多个贴近核膜的核仁,可见核分裂象及凋亡小体.小灶区散在少量体积较大的异型瘤巨细胞,核形不规则,局灶区域见少量坏死组织.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CD20、Pax-5、BCL-2、BCL-6、Mum-1呈阳性表达,Ki-67阳性指数约80%,CKpan、CD10、CD3、ALK、CD30、CyclinD1、SMA、Desmin、CD99、Syn、CgA、CD56均阴性.分子检测结果示B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阳性,FISH检测示EBER阴性.结论 子宫体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确诊需结合镜下组织学形态、免疫标记及分子病理检测,应与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低分化子宫内膜样癌、NK/T细胞淋巴瘤、子宫淋巴瘤样病变等鉴别,综合治疗的效果较好.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