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淫羊藿-川芎治疗骨关节炎大鼠的药效学及PK-PD模型研究

作   者:
吴恩慧章建华陈文钧王娅红尹华
作者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标准化研究实验室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模型药效物质基础淫羊藿-川芎骨关节炎
期刊名称:
中国中药杂志
i s s n:
1001-5302
年卷期:
2025 年 50 卷 005 期
页   码:
1377-1384
摘   要:
研究淫羊藿-川芎中各成分的整合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动力学(PD)的相关性,阐明淫羊藿-川芎治疗骨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采用Hulth法建立大鼠骨关节炎模型,各组给药后采集不同时间点血浆,检测多成分的血药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3、MMP-13、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作为药效学指标。结合权重系数,计算整合PK、PD数据,通过Sigmoid Emax拟合模型评价淫羊藿-川芎药对配伍增效作用,进行量-效-时相关性分析。淫羊藿组、川芎组、淫羊藿-川芎组的PK-PD模型分别为E=(1.926×C2.652)/(0.136 62.652+C2.652)、E=(1.618×C345.2)/(0.118 4345.2+C345.2)、E=(2.305×C2.786)/(0.240 32.786+C2.786),淫羊藿-川芎配伍后Emax较单用淫羊藿、川芎增大;EC50较单用淫羊藿和川芎加和值减小。MMP-3、MMP-13、IL-1β、NO、TNF-α的浓度与淫羊藿、川芎各成分的质量浓度存在相关性,且配伍优于单用。淫羊藿、川芎、淫羊藿-川芎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MMP-3、MMP-13、IL-1β、NO、TNF-α来治疗骨关节炎。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