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热处理宝石级黄色榍石的光谱特征与颜色成因初探
- 作 者:
-
王沛炼;
岳素伟;
李嘉妍;
- 作者机构: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珠宝学院;
- 关键词:
-
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电子探针;
榍石;
热处理;
- 期刊名称: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i s s n:
- 年卷期:
-
2024 年
009 期
- 页 码:
- 2545-2550
- 摘 要:
-
榍石是钙钛岛状硅酸盐矿物,晶莹剔透者可作宝石,其中Ca2+、Ti4+、Si4+可被其他元素所替代.选取黄色榍石进行热处理,结果显示样品在700℃及以上的氧化气氛中加热,变为棕红色,还原气氛再次加热可褪回黄色.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显示,样品成分与标准榍石成分一致,含少量FeO(均值0.601wt%)、Al2O3(均值0.210wt%).中红外反射光谱1600~400cm-1与标准榍石一致,可见由O-Si-O和Si-O振动引起的吸收;中红外透射光谱4000~2000cm-1处可见O-H振动引起的吸收,并伴有3450cm-1为中心的吸收宽带;近红外光谱10000~4000cm-1处可见O-H振动引起的吸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榍石样品(未加热)的黄色是Fe2+类质同象替代Ti4+占据八面体位产生Fe2+→Ti4+(IVCT)电荷转移形成的420nm吸收带,及由O2-→Fe2+和O2-→Fe3+间电荷转移所致450nm向紫外的强吸收边所致;氧化热处理变棕红是因为部分Fe2+变为Fe3+,产生Fe2+→Fe3+(IVCT)所致的540与450nm向紫外强吸收边的叠加.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