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体外产气法评价生薯条加工副产品-稻草混贮与全株玉米青贮组合效应的研究

作   者:
温媛媛张美琦刘桃桃沈宜钊高艳霞李秋凤曹玉凤李建国
作者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生薯条加工副产品稻草全株玉米青贮组合效应体外发酵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 s s n:
1004-5759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   码:
154-163
摘   要:
旨在探究生薯条加工副产品-稻草混贮(以下简称"薯稻混贮")与全株玉米青贮间的组合效应。"薯稻混贮"是按照1∶2混合(混贮后的干物质含量为35%)、添加青贮添加剂、用搅拌机混匀、打捆裹包机裹包、发酵60 d制成。根据"薯稻混贮"与全株玉米青贮的不同比例分为7个组合,分别为T0组(0∶100)、T20组(20∶80)、T40组(40∶60)、T50组(50∶50)、T60组(60∶40)、T80组(80∶20)、T100组(100∶0),每个组合3个重复。通过体外产气法,测定各组合发酵48 h干物质降解率(DMD)、pH、氨态氮(NH3-N)浓度、微生物蛋白(MCP)产量以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等指标,测定各组合在发酵2、4、6、8、10、12、24、36和48 h的产气量(GP)。并计算每个单项组合效应指数(SFAEI)及综合效应指数(MFAEI)。结果表明:1)GP和DMD随"薯稻混贮"比例增加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SFAEI中T50和T80组的GP和DMD最低,GP和DMD最高值均出现在T20组。2)不同组合发酵后的pH值为6.46~6.59,其中T80组pH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除T100组外的其他组别(P<0.05或P<0.01),SFAEI在T80组最高。3)各组合间NH3-N浓度、MCP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以T40组最高,而SFAEI分别以T40和T80组最高。4)乙酸、丙酸、戊酸和TVFA浓度均以T0组最高,T100组最低,且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丁酸也以T0组浓度最高,但以T80组浓度最低。SFAEI指标中,乙、丙、丁酸分别以T80、T20和T60组最高。通过MFAEI指数评定得出,两种饲料组合均产生正组合效应,其中T40组(40∶60)最优,其次是T50组(50∶50)。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