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针灸治疗中风的量效关系研究现状探析
- 作 者:
-
王杏平;
蔡雲娟;
徐柏林;
许盈;
- 作者机构:
-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大连医科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 关键词:
-
针灸;
中风;
刺激量;
量效关系;
研究进展;
- 期刊名称:
- 中医临床研究
- i s s n:
- 1674-7860
- 年卷期:
-
2023 年
15 卷
13 期
- 页 码:
- 86-91
- 摘 要:
-
目的:通过古今文献共检,分析总结针灸治疗中风的量效关系,为中风患者制定安全有效、规范系统的选穴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华医典》(第五版)及2011年-202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中风量效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整理,分析不同的针刺量,包括针灸刺激时间、刺激强度、刺激手法、刺激方向、具体施术手法的选择、施术所持续的时间、留针时间等因素对针灸效果的影响。结果:古籍条文纳入255条,共涉及123个腧穴;现代文献纳入218篇,共涉及227个腧穴。古代使用频率最高的经脉为胆经,现代为大肠经;古代以头面部取穴较多,颈项部取穴较少,现代以四肢部取穴较多,背腰部取穴较少;古今中使用频次最高的特定穴为足三里穴;百会穴、足三里穴、水沟穴、曲池穴、合谷穴、肩髃穴、风池穴等为古今常用的腧穴。结论:灸法治疗中风的量效性非常重要,特别是中风后遗症期,采用增加灸量的重灸疗法,疗效方能显现。针法治疗中风的早期阶段,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是刺激强度而非刺激量。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