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不同种质紫苏叶挥发性成分化学型研究
- 作 者:
-
陈家宝;
郭龙;
温春秀;
齐琳琳;
温赛群;
郑玉光;
王蕾;
- 作者机构: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河北省中药炮制技术创新中心;
- 关键词:
-
紫苏叶;
气质联用技术;
化学型;
挥发性成分;
指纹图谱;
- 期刊名称:
- 中国药房
- i s s n:
- 1001-0408
- 年卷期:
-
2021 年
008 期
- 页 码:
- 945-951
- 摘 要:
-
目的:分析不同种质紫苏叶挥发性成分的化学型,并探讨其种质、叶片颜色与化学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以P4峰为参照,绘制30批紫苏叶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同一GC-MS法测定紫苏叶挥发性成分;采用Qualitative Navigator(B.08.00)软件分析并与NIST 17标准质谱数据库进行检索比对,分析各色谱峰对应的化合物;采用Origin 2018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0批紫苏叶挥发性成分共有13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13~1.00。从30批不同种质紫苏叶样品中共鉴定出54种成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0批样品可聚为三大类,其中SCY-1、YNT-9、YNX-17、YN-28为一类,以榄香素(PP-e)为主要挥发性成分,为PP-e型;GS-4、GS-7、GS-11、GS-19、HBA-14、HBA-20、GZZ-8、LN-39、GSL-27、GSQ-32、GSQ-33、GST-31、YNW-12、LN-38为一类,除LN-38外均以紫苏酮(PK)含量最高,为PK型[LN-38中芹菜脑(PP-a)含量高于紫苏酮,为PP-a型];HBS-2、HBS-3、HBS-6、HBS-15、HBS-16、HBS-24、HBS-25、GX-26、SXS-30、SCC-36、RB-37、SC-29为一类,以紫苏醛(PA)含量较高,为PA型;不同种质紫苏叶颜色特征结果显示,叶片颜色两面绿的白苏均为PK型,而叶片单面或两面紫的紫苏大多为PA型,耳齿紫苏多为PP-e型。结论:紫苏叶挥发性成分化学型与其叶片颜色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叶片单面或两面紫的紫苏叶大多为PA型;叶片颜色为两面绿的野生紫苏、耳齿紫苏、白苏均不属于PA型,其中白苏均为PK型;耳齿紫苏多为PP-e型。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