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低温胁迫下裂殖壶菌藻粕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   者:
梁燕孙学书王若钰马媛媛马睿琦司彤张晓军邹晓霞崔球于晓娜
作者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花生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环和嘉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
关键词:
裂殖壶菌藻粕种子萌发花生低温胁迫
期刊名称:
花生学报
i s s n:
1002-4093
年卷期:
2024 年 53 卷 001 期
页   码:
34-42
摘   要: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倒春寒等低温冷害严重影响我国北方春花生产区的花生发芽和出苗率.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商业化生产的代表性菌种之一,为使裂殖壶菌提取DHA后的废弃物藻粕能够被利用,本研究以青花11号花生品种为供试材料,两种不同浓度的裂殖壶菌藻粕稀释液施用为处理,分别在恒定4 ℃和昼夜交替(19 ℃/4 ℃)的低温环境下,测定花生种子萌发和生理相关指标.结果发现:与正常温度条件相比,低温胁迫降低了花生下胚轴长、根长、苗长和干物质积累量.在两种低温处理下,施用了藻粕液的花生种子露白率和出苗率均显著增加15%以上,干物质量、根长、苗长及下胚轴长度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4 ℃持续低温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不断增加,藻粕液处理的花生胚芽中MDA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有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下降后上升,且三种酶活性都显著高于对照.本研究表明,施用裂殖壶菌藻粕对花生种子在冷害发生时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将为花生种子缓解倒春寒胁迫及裂殖壶菌藻粕的资源高效再利用提供解决方案,也为开发新一代的花生种子包衣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