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西南三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化学风化过程
- 作 者:
-
陶正华;
赵志琦;
张东;
李晓东;
王宝利;
吴起鑫;
张伟;
刘丛强;
- 作者机构: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关键词:
-
怒江;
硫酸;
澜沧江;
水化学;
化学风化;
金沙江;
- 期刊名称:
- 生态学杂志
- 基金项目:
-
气候因素控制下的花岗岩风化成土过程和风化壳物质迁移转化规律:Sr、Li、B和Si同位素示踪研究
黄河流域侵蚀过程的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中国三条大河流域地表水的氯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酸沉降下喀斯特小流域石灰土和黄壤硫循环相关的地球化学和微生物学响应的对比研究
青藏高原及其东部周边剥蚀风化过程的构造-气候控制机理和全球变化意义研究
- i s s n:
- 1000-4890
- 年卷期:
-
2015 年
34 卷
08 期
- 页 码:
- 2297-2308
- 摘 要:
-
选择中国西南三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水化学及溶解性无机碳碳同位素,借助正演模型,分析河水溶解性组分来源及混入比例,说明硫酸参与区域碳酸盐矿物风化过程及CO2净释放量。结果表明:(1)西南三江流域河水受复杂岩性控制,金沙江河水以Na-Ca-Cl-HCO3为主,与流域上游蒸发盐矿物溶解有关,澜沧江和怒江则以Ca-HCO3为主,显示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溶解的影响;(2)蒸发盐矿物溶解是金沙江干流河水阳离子主要来源,其贡献均值为52%,对澜沧江和怒江河水贡献较小,平均值分别为11%和2%。碳酸盐矿物溶解是澜沧江和怒江干流河水阳离子主要来源,其贡献均值分别为70%和78%,对金沙江干流河水的贡献较小,平均为38%,但对金沙江支流河水的贡献较大,平均为74%。硅酸盐风化产物对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干流的平均贡献分别为8%、16%和15%,对金沙江支流河水的贡献为15%;(3)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硅酸盐矿物风化速率分别为1.39、3.27和4.27 t·km-2·a-1,CO2消耗速率分别为0.34×105、1.18×105和1.40×105mol·km-2·a-1,碳酸盐矿物风化速率分别为16.93、33.13和33.54 t·km-2·a-1,CO2消耗速率分别为1.40×105、2.47×105和2.22×105mol·km-2·a-1;(4)西南三江流域河水硫酸盐主要来源于硫化物矿物氧化,硫酸参与碳酸盐矿物风化净释放CO2量分别为0.73×105、3.01×105和4.27×105mol·km-2·a-1,高于中国贵州地区,应当在研究区域碳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引起重视。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