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拉曼光谱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皮肤刺激和皮肤防护的体内分子机制(英文)
- 作 者:
-
何一凡;
吴文海;
苏牧楠;
蒋晓龙;
刘宇红;
- 作者机构:
-
北京东方淼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工商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太和康美(北京)中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关键词:
-
皮肤防护;
皮肤屏障功能;
共聚焦拉曼光谱;
在体研究表面活性剂皮肤刺激的分子机制;
- 期刊名称:
-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 i s s n:
- 2097-2806
- 年卷期:
-
2024 年
004 期
- 页 码:
- 401-409
- 摘 要:
-
为了更好地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皮肤损伤和皮肤防护的分子机制,需要研究人(内源性物质和结构)、物质(刺激物和抗刺激活性物)、以及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然而,在人体上分子水平的机制研究报道很少。共聚焦拉曼光谱可以开展此类研究,因其可以在体、实时和非侵入式地测定角质层中的某些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并分析角质层结构。文章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刺激剂,通过共聚焦拉曼光谱扫描志愿者前臂屈侧皮肤12μm深度内,定性和半定量地测量SDS经皮吸收的相对量和深度,以及SDS“入侵”时皮肤脂质相对含量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SDS经皮吸收进入角质层,导致角质层脂质流失和脂质有序性降低。据报道刺激物的进入量和深度是影响皮肤刺激程度的两个主要因素,文章首次在人体上通过SDS给予证实;此外,文章首次发现SDS引起的人体皮肤屏障损伤的第三个因素,我们称之为“刺激传导网络”,即SDS对皮肤的损伤不仅局限于其所到之处,“刺激传导网络”可以将刺激损伤传递到SDS未到达的更深更远处。通过拉曼光谱对皮肤内部进行研究,并结合体外手段例如3D皮肤等,结果一致,进而提出了“现实世界发生的”SDS诱导皮肤损伤的分子学机制。根据该机制设计的表面活性剂拮抗剂简称ASF,数据显示,可以有效阻挡SDS的经皮吸收,进而有效阻止皮肤脂质流失和脂质有序性的降低,对皮肤屏障的保护效果很好,为表面活性剂在人体刺激机制以及保护机制提供进一步佐证。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