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出土龟甲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

作   者:
杨娟姚政权郭怡谢诗雨何晓琳高颖彤胡耀武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
龟甲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商代用龟行为台家寺遗址
期刊名称:
第四纪研究
i s s n:
1001-7410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4 期
页   码:
1129-1135
摘   要:
本研究以阜南台家寺遗址出土的商代龟甲及部分动物骨骼为材料,开展了 C、N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揭示动物食物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先民对龟的使用及龟的来源问题.研究结果显示:龟甲的同位素数据相互之间差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δ13C和高δ15N值(δ13C=-20.3‰±0.4‰,n1=3;δ15N=7.8‰±0.2‰,n=3);第二类是 δ13C 值居中,δ15N 值偏低(δ13C=-21.6‰±0.4‰,n=4;δ15N=7.0‰±0.3‰,n=4);第三类是δ13C值偏低、δ15N值居中(δ13C=-23.7‰±0.6‰,n1=4;δ15N=7.6‰±0.3‰,n=4),这意味着该遗址出土的龟甲可能存在多种来源.究其原因,可能缘于先民制作卜甲时使用的龟来源于不同的栖息环境,抑或来源于不同种属的龟.这种用龟行为,或许与殷墟甲骨上记载的"贡龟"密切相关.尽管本研究通过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商代先民的用龟行为尚属初步,但毋庸置疑,本研究为全面探索商代先民的用龟行为、拓展甲骨学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证据和视角.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