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黄海中部夏季鳀鱼卵、仔稚鱼分布与早期生长特征
- 作 者:
-
柳昊;
张文超;
李文甲;
刘殊豪;
田浩;
王艺翰;
叶振江;
田永军;
- 作者机构:
-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 关键词:
-
鳀;
仔稚鱼;
早期生长;
分布;
鱼卵;
- 期刊名称:
-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i s s n:
- 1674-5566
- 年卷期:
-
2024 年
001 期
- 页 码:
- 172-185
- 摘 要:
-
鳀(Engraulis japonicus)是黄海海域重要的捕捞对象,也是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等大型鱼类的主要饵料。探究鳀早期生活史阶段的分布及生长特征,是深入了解鳀补充机制的重要基础。基于2019年夏季黄海中部断面(119.7°E~123.5°E,35.5°N~36.5°N)调查数据,探究了鳀鱼卵、仔稚鱼的分布特征;分析比较了5种分布模型,选取Tweedie GAM模型研究了鳀鱼卵、仔稚鱼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基于鳀仔稚鱼耳石微结构分析,估算了鳀仔稚鱼的日龄和体长组成,逆推孵化日期,构建幂函数早期生长方程。结果显示,2019年夏季在山东半岛南部35.5°N断面海域形成鳀鱼卵的密集分布区,仔稚鱼密集分布区为123.5°E、35.5°~36.5°N纵向断面海域。盐度对鱼卵、仔稚鱼的分布都有显著影响,最适盐度为30~32;温度仅对鱼卵的分布有显著影响,最适温度为23~26℃。本研究共鉴定和分析211尾鳀仔稚鱼的日龄,体长为4~24 mm,优势体长组为12~14 mm,日龄为12~40 d,优势日龄组为18~20 d;耳石增长率为3.08~5.90μm/d,其变化趋势在2个航次间差异显著,这可能与月份间的温度差异有关。本研究为鳀资源的早期生长和补充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