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汶川地震GPS形变约束的破裂分段特征及滑移

作   者:
谭凯乔学军杨少敏王琪
作者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壳运动与地球观测实验室
关键词:
同震形变龙门山断裂汶川地震GPS分段特征
期刊名称:
测绘学报
基金项目:
基于滇中构造变形模式和地震应力影响的构造地震动力学研究
汶川地震震时地壳变形的近场大地测量及断层滑动研究
i s s n:
1001-1595
年卷期:
2011 年 06 期
页   码:
37-43
摘   要:
为了解2008年汶川地震破裂分段特征及滑移,采用弹性位错模型和模拟退火算法,数值模拟汶川震区密集的GPS同震形变。结果表明,GPS同震形变场至少需要用铲状的位于映秀—北川之间的五个断裂加上灌县—江油断裂来模拟。该模型对GPS数据的符合程度与汶川地震滑动分布模型相当,基本反映了汶川地震破裂特征。映秀—北川断裂总长255~294 km。南段以逆冲为主,分上下两层,最深达30 km。中段右旋走滑和逆冲都很大,而北段以右旋走滑为主。映秀段地震周期最短为3 000 a。破裂上层深度14km可能是龙门山中央断裂的闭锁深度。汶川地震可能源于相邻块体的相对运动和挤压、深部滑脱或浅部闭锁,在薄弱构造处首先爆发地震。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