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巴蜀巫傩文化与文学
- 作 者:
-
田耘;
- 作者机构:
-
本院1989级古典文学硕士研究生;
- 关键词:
-
巫傩文化;
神话传说;
鹤鸣山;
早期道教;
变文;
巫教;
五斗米道;
少数民族;
文化现象;
巫术;
- 期刊名称:
- 社会科学研究
- i s s n:
- 1000-4769
- 年卷期:
-
1993 年
003 期
- 页 码:
- 56-62
- 摘 要:
-
一巫傩文化是产生于人类早期文明史上的一种以巫祭傩仪活动为内容,以驱鬼逐疫、了愿纳吉、祈求平安为目的的古老民间文化现象.简单农业社会的广阔背景,是巫傩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求福"、"避祸"的民间愿望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巴蜀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本的地区."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地狭而腴,民勤耕作",以农为主、农业发达,乃是古今四川的特征之一.以农村为主要传播地的巫傩文化自然会在此找到栖身之地,繁衍生息,世代流传.古代巴蜀更是一个巫风盛行的地区,历来被视为巫术的故土,其少数民族"俗好巫鬼禁忌"(《后汉书?西南夷传》).相传,张道陵(东汉五斗米道创立者)初到四川曾皈依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氐羌族人的巫教,学习降魔驱鬼的巫术,而"得咒鬼之术书,为之,遂解使鬼法."(李膺《蜀记》)"咒鬼之术书"即是氐羌鬼道的巫典.其所创道教,显然与蜀地古羌族的巫教系同源.由川人自古好巫,到源于氐羌鬼族原始巫教的早期道教发端于四川,乃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是四川巫风盛行的确证.这些无疑为巴蜀巫傩文化的形成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有利的文化气候.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