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中国图书馆学理论跨世纪的三次"重逢"与"莫比乌斯陷阱"
- 作 者:
-
魏辅轶;
- 作者机构:
-
天津工业大学;
- 关键词:
-
信息资源管理;
图书馆2.0;
莫比乌斯;
图书馆学理论;
要素说;
知识交流;
文献资源;
知识服务;
- 期刊名称:
- 中国图书馆学报
- i s s n:
- 年卷期:
-
2021 年
001 期
- 页 码:
- 34-46
- 摘 要:
-
本文分析了张晓林和宓浩、范并思和孟广均、程焕文和杜定友这六位学者的图书馆学理论思想在逻辑基础、历史渊源和社会影响方面的三次碰撞,以及20至21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中资源、服务和技术三个基本面代表性理论的三次"重逢"现象,即"知识服务"与"知识交流"学说的意外重逢,"图书馆2.0"与"信息资源管理"在技术发展道路上的必然相遇,"资源为王"与"三要素"的主动相遇。提出:知识服务未能在图书馆落地的原因在于缺乏需求研究,以及过度的个人依赖导致缺乏可以复制的成功模式;"图书馆2.0"运动是一场图书馆的去中心化运动,同时对图书馆人才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影响;以"资源为王"为标志的寻根思潮的出现和兴起有其历史原因,但在发展中可能会遇到成本困难和理论质疑。通过时间线索的展示,提出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过程可能陷入了一种"莫比乌斯陷阱",这是由理论之间的张力导致的连续反馈运动形成的。最后通过分析需求与资源、服务和技术的逻辑关系得出结论:需求是联系三个基本面的核心因素,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只有通过需求研究将三个基本面锚定在一起,并形成理论的有序沿革与传承,才能突破"莫比乌斯陷阱"。参考文献36。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