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细菌长极性菌毛的研究进展
- 作 者:
-
丁雪燕;
王思权;
庞胜美;
常雅洁;
朱国强;
- 作者机构:
-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关键词:
-
操纵子;
LPF;
形态特征;
调节机制;
生物学功能;
- 期刊名称:
- 中国兽医学报
- i s s n:
- 1005-4545
- 年卷期:
-
2021 年
41 卷
002 期
- 页 码:
- 373-380
- 摘 要:
-
长极性菌毛(long polar fimbriae,LPF)是一种最早发现于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中的CU(chaperone/usher)类型的菌毛,后来该菌毛在其他许多细菌中也得到了鉴定.事实上,LPF不仅作为一种黏附素促进病原体黏附到易感细胞靶向部位,而且参与细菌生物被膜形成和感染组织嗜性.此外,LPF还能增强细菌在宿主细胞中的定植和持续存在能力,并介导宿主的炎症反应.在多种细菌,尤其是在对公共卫生有重要影响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菌株中,已经充分阐明了LPF是必不可少的毒力因子.现综述LPF的形态特征和分布、操纵子组成和功能、表达调节机制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研究LPF介导的细菌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