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应用红外相机技术研究秦岭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猪的行为和丰富度
- 作 者:
-
王长平;
刘雪华;
武鹏峰;
蔡琼;
邵小明;
朱云;
Melissa Songer;
- 作者机构:
-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Conservation;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陕西观音山自然保护区;
- 关键词:
-
相对丰富度;
红外相机;
野猪;
行为;
- 期刊名称:
- 兽类学报
- 基金项目:
-
干扰机制下秦岭森林景观格局对动物多样性及活动特征的影响
- i s s n:
- 1000-1050
- 年卷期:
-
2015 年
35 卷
02 期
- 页 码:
- 147-156
- 摘 要:
-
2009年7月,在陕西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凉风垭小区域(中高海拔)和西沟小区域(低海拔)安装18台红外相机,2009年8月至2013年4月共收集野猪照片1 195张。定义9种野猪行为,分别为站立、走动、跑动、采食、饮水、修饰、发情、拱土、坐着休息,并逐一比对照片中野猪的行为,统计各种行为所占的比例;引入月相对丰富度和时间段相对丰富度两个指数分别研究野猪的年活动规律和日活动规律;利用一个种群估测模型探讨野猪密度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1)春季野猪以走动、采食和站立为主,分别占总行为次数的36%、25.6%和17.4%;夏季野猪以走动、站立、采食和跑动为主,分别占总行为次数的35.7%、23.6%、17%和16.5%;秋季野猪以采食、走动和发情为主,分别占总行为次数的50.3%、19.3%和17.8%;冬季野猪以采食、走动和站立为主,分别占总行为次数的53.7%、26.7%和11.9%。(2)野猪在8月、9月和12月活动较为频繁;全年日活动高峰出现在午后14:00-16:00,低谷出现在22:00-04:00,四季活动规律不同。(3)2009-2012年野猪密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野猪的行为活动和种群动态,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野猪进行有效管理。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