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天星蕨"隆孔"的发现及其可能的形态演化关系
- 作 者:
-
陈曦;
孙维悦;
刘保东;
- 作者机构:
-
哈尔滨师范大学;
植物生物学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关键词:
-
气孔类型;
天星蕨;
扫描电镜;
隆孔;
- 期刊名称:
- 西北植物学报
- 基金项目:
-
中国桫椤科植物生殖障碍的比较研究
- i s s n:
- 1000-4025
- 年卷期:
-
2021 年
008 期
- 页 码:
- 1333-1337
- 摘 要:
-
该研究通过石蜡切片及扫描电镜观察,首次报道了天星蕨(Christensenia assamica)叶片的通气结构即"隆孔"(raised pore),系维管植物新的通气结构类型。结果表明:(1)隆孔是位于叶片下表皮、由约20个条形细胞围成的、呈倒置碗状隆起,隆起的内壁密布微绒毛,隆起顶部有一个直径约为240μm、不能开闭的圆孔。(2)隆孔下方的气室内有表面密布微绒毛的、分支管状的光合细胞。(3)随气室向叶脉处过渡,微绒毛渐变为微纤丝、条状斑块。(4)隆孔与苔藓植物地钱类的单式气孔外形相似,但细胞分化远比后者复杂。研究认为,隆孔是目前在维管植物中发现的孔径最大、不能开闭、具有高效的气体代谢和特殊防御功能的通气结构,可能与苔藓植物地钱类的单式气孔具有一定的形态演化关系。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