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二、三、四碱基重复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和特征分析
- 作 者:
-
房祖业;
陈晓东;
吴咏诗;
谭洁瑢;
张玮恩;
王正宇;
林婷婷;
查广才;
舒琥;
- 作者机构:
-
韩山师范学院食品工程与生物科技学院;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关键词:
-
微卫星;
二、三、四碱基重复;
多态性;
大刺鳅;
- 期刊名称:
- 海洋与湖沼
- 基金项目:
-
- i s s n:
- 0029-814X
- 年卷期:
-
2018 年
01 期
- 页 码:
- 174-182
- 摘 要:
-
对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开发二、三、四碱基重复类型的微卫星引物共105对(重复次数≥6),其中可稳定扩增的引物有50对(47.6%),通过多态性分析,发现有38个微卫星位点表现出多态性,从中随机选取三种重复类型微卫星各10对对北江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各6对对澜沧江大刺鳅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在大刺鳅中二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筛选效率为50%,而三、四碱基重复的筛选效率分别为31.1%、35%。(2)北江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9,比澜沧江群体(0.572)高,30个微卫星位点在北江群体中共检到235个等位基因,且93.3%的引物表现为高度多态水平,18个微卫星位点在澜沧江群体中共检到120个等位基因,66.7%的引物表现为高度多态水平。(3)二碱基重复的微卫星标记在两个野生群体检出的五项多态性指标高于三、四碱基重复。结果表明,二碱基重复的微卫星比三四碱基重复的微卫星具有更高的筛选效率和多态性,北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澜沧江群体高,本研究所筛选的引物可以应用于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图谱的构建,以及亲缘关系的鉴定等方面,为大刺鳅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奠定分子基础。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