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基于多中心临床医案和“方剂-药性-功效-疾病”的藏族医治疗高血压用药规律研究
- 作 者:
-
文成当智;
格日多杰;
切尼项毛;
才让吉;
贡保东知;
东改措;
宋鑫晨;
张艺;
德洛;
- 作者机构:
-
青海省海西州蒙藏医医院;
青海大学藏医学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术传承创新研究中心;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都兰县蒙藏医医院;
- 关键词:
-
高血压;
味性化味;
药性;
藏族医;
三化味;
用药规律;
- 期刊名称:
- 中国中药杂志
- 基金项目:
-
民族医药发掘整理与学术传承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藏药久如尼埃日布对血性血隆病及多血症“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
- i s s n:
- 1001-5302
- 年卷期:
-
2019 年
15 期
- 页 码:
- 3143-3150
- 摘 要:
-
探索藏族医临床治疗高血压(查隆堆仓)的用药规律,分析其方剂药性特点。收集藏族医治疗高血压的137例临床医案,采用数据挖掘,Gephi,Cytoscape等方法和软件,并结合藏族药药性理论分析。结果发现临床医案中隆型高血压有44例,查型高血压有57例;治疗所用方剂共有103首,其中频次依次为二十五味余甘子丸(96次)、七十味珍珠丸(80次)、八味沉香丸(75次)、三味甘露散(62次),且前4位关联很强,置信度≥95%。方剂涉及的组方药物共有332种,为体现核心组方药物,该研究首次提出了藏族药方剂组方药物的相对用量分析法,并分析得到诃子、余甘子、木香、沉香等相对用量最多,组方药物关联分析发现,草果为首的红花、肉豆蔻、天竺黄、丁香、豆蔻等的关联较高,置信度≥75%,该6种药物是藏族医联合用药时保护脏腑和调节三胃火的关键药物。方剂药性以凉、钝、稀、糙等为主,功效集中在热、锐、臭、粘等特性引起的血热、血液黏稠、脉络堵塞等病机,主要治疗查隆病、查培病(多血症)等疾病。提出藏族医治疗高血压具有"清血热-通脉络-调胃火"三位一体的治疗原则,主治高血压的同时兼顾心血管功能和胃肠代谢功能,这可能是其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而持久的隐性知识。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