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充填处理天河石的谱学特征研究
- 作 者:
-
吴燕菡;
陈全莉;
李珺琦;
赵安迪;
李璇;
鲍珮瑾;
- 作者机构: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 关键词:
-
充填处理;
天河石;
红外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 期刊名称: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i s s n:
- 1000-0593
- 年卷期:
-
2022 年
42 卷
008 期
- 页 码:
- 2499-2505
- 摘 要:
-
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方法,结合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等测试分析方法,对比天然及充填处理天河石的谱学特征,旨在探寻有效无损鉴别充填处理天河石的方法.结果表明,充填处理天河石同天然天河石折射率范围一致,均为1.52~1.53.充填处理天河石的光泽较弱,为弱玻璃—蜡状光泽,有别于天然天河石的玻璃光泽.放大观察,部分充填处理天河石样品可见裂隙处出现明显内凹现象,内凹处光泽明显较弱,裂隙中还可存在气泡.较弱的光泽以及放大观察可以辅助区分天然天河石与充填处理天河石.天然及充填处理天河石中所含的主量元素种类一致,均含有Al,Si,K和Rb,并未检测到属于充填物质的异常化学元素.红外反射光谱在指纹区都表现为天河石本身基团振动所产生的吸收;在官能团区,天然天河石没有明显吸收,而充填处理天河石存在由(—CH2—)振动所产生的2844和2912 cm-1两处特征吸收峰.天然及充填处理天河石的激光拉曼光谱在100~1500 cm-1波段内特征相同,均表现为天河石本身基团振动所产生的拉曼峰.充填处理天河石在100~3700 cm-1波段内荧光干扰明显强于天然天河石,当检测到表面裂隙中的有机充填物时荧光干扰会更强并出现区别于天然天河石的拉曼峰.天然天河石与充填处理天河石的三维荧光光谱不管是荧光中心位置还是相对强度都没有典型区别,且天然天河石自身具有不同的荧光特征,三维荧光光谱不能有效区分天然天河石与充填处理天河石.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