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广东省内陆江河鱼类多样性
- 作 者:
-
夏雨果;
陈蔚涛;
李新辉;
朱书礼;
李捷;
李跃飞;
- 作者机构: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珠江中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渔业资源环境广州观测实验站;
- 关键词:
-
生物多样性;
物种丰富度;
相似性分析;
淡水鱼类;
- 期刊名称:
- 南方水产科学
- i s s n:
- 2095-0780
- 年卷期:
-
2024 年
004 期
- 页 码:
- 34-45
- 摘 要:
-
广东省地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我国鱼类资源丰富且社会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其鱼类生物多样性受到较大威胁。在近十几年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整理了广东省珠江水系、粤东水系和粤西水系14条河流(区域)的鱼类物种名录,并对其种类组成和分布进行了分析,利用聚类和排序方法探究了广东省内陆江河鱼类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广东省内陆江河共记录有鱼类351种,隶属于21目74科207属。其中,广东省特有鱼类13种,国家重点保护鱼类8种,河海洄游鱼类10种,淡水珍稀濒危鱼类28种,在珠江、粤东和粤西水系均有分布的广布种有52种。根据聚类和排序分析结果,可将14条河流(区域)分为5组:珠江水系和韩江鱼类种类较为相似分为一组;粤西水系和粤东的螺河、赤石河、黄江鱼类种类较为相似分为一组;粤东的黄冈河、榕江和练江各单独为一组。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组之间鱼类种类组成差异显著(r=0.937, p=0.001)。广东省江河鱼类中,2010年之后出现的种类有223种(含外来种群),约有39%的历史土著种类未出现,土著鱼类资源明显衰退。鱼类栖息地生境破坏、外来种群入侵等是鱼类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威胁因素。未来需要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防控外来种群的扩张,最重要的是从保护鱼类栖息地的角度进行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