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纳米材料在混凝土润湿环境下的矿物转变及其对强度影响
- 作 者:
-
赵惠惠;
方智淳;
徐新宇;
- 作者机构: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铜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 关键词:
-
纳米材料;
强度;
润湿环境;
矿物转变;
混凝土;
- 期刊名称:
- 混凝土
- i s s n:
- 1002-3550
- 年卷期:
-
2025 年
001 期
- 页 码:
- 129-133
- 摘 要:
-
采用纳米SiO2,对其在空气养护组、保湿养护组、标准养护组3个水胶比的混凝土润湿环境下的矿物转变及其对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将纳米SiO2粉体加入混凝土中后,有数量较多的不饱和键以及残键等物质存在于纳米SiO2表面,此类物质在与CH晶体接触之后会引发二次水化反应,在反应早期阶段生成的物质为絮状C-S-H凝胶,在反应进入到后期阶段生成的物质为辐射状纤维C-S-H,在二次水化反应产生的以上两种物质均具有填充性良好的特征,使因粒径大小差异而导致孔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可将水泥浆体性能有效提高。在混凝土同龄期下,保湿养护组和空气养护组的抗压强度在7 d后则具有较明显差异,在28 d时相差为4.0~16.1 MPa,56 d时相差为3.7~15.4 MPa,128 d时相差为2.2~12.1 MPa;在56 d后,与保湿养护组相比,空气养护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体现出更高的增长速率,但在进入后期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还要注意的是环境湿度对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并无大的关联,对于强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后期。与标准养护组相比,在低温保湿养护条件下,保湿养护组在128d分别为其强度的95.33%、94.54%、95.55%,高水胶比要比低水胶比的混凝土先达到设计强度,后期强度增长仍较快。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