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豫西低山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表层土壤入渗规律

作   者:
彭舜磊陈昌东刘沛松王艳红王健胜文祯中
作者机构:
平顶山学院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低山丘陵区土壤入渗豫西入渗模型土壤容重植被类型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基金项目:
i s s n:
0439-8114
年卷期:
2013 年 52 卷 07 期
页   码:
1549-1552
摘   要:
采用双环入渗法研究了豫西低山丘陵区6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表层土壤入渗规律的差异,并选择Kostiakov公式、Horton公式和Philip公式对6种类型植被恢复土壤的入渗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①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的初渗率、稳渗率、孔隙度和含水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初渗率和稳渗率均表现出栓皮栎次生林>栓皮栎人工林>刺槐人工林>侧柏人工林>灌丛>荒草地的规律;②Philip公式对6种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入渗过程的拟合精度最高,6种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入渗过程呈现出相似的规律,可分为瞬变阶段(0~15 min)、渐变阶段(15~30 min)和稳定阶段(30 min后);③土壤的物理性质影响入渗率,稳渗率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符合负指数曲线;林地由于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的缘故,其土壤入渗率明显高于荒草地。运用封育天然次生林和乡土树种人工林进行植被恢复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入渗性能。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