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蝙蝠葛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和药剂敏感性
- 作 者:
-
白庆荣;
姜旭宇;
高洁;
- 作者机构:
-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 关键词:
-
生物学特性;
病原鉴定;
药剂敏感性;
蝙蝠葛;
靶斑病;
- 期刊名称:
- 中草药
- 基金项目:
-
- i s s n:
- 0253-2670
- 年卷期:
-
2014 年
45 卷
21 期
- 页 码:
- 3165-3171
- 摘 要:
-
目的研究蝙蝠葛新病害—靶斑病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和药剂敏感性。方法组织分离法获得分离物并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病原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r DNA-ITS序列分析确定病菌分类地位;研究培养基种类、温度、p H值、碳氮源、光照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影响;并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病菌对1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蝙蝠葛靶斑病由Streptobotrys caulophylli引起。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为PDA培养基,菌核形成最佳培养基为PDA和PSA培养基;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28℃,最适温度25℃;菌核产生适宜温度范围10~30℃,最适温度30℃;p H 4~9适宜菌丝生长,p H5~11菌核产生数量最多;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氮源为L-谷氨酰胺;菌核生长最佳碳源为菊糖和蔗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钠;全光照利于菌丝生长,全黑暗利于菌核形成。病菌对腐霉利、嘧菌环胺、异菌脲、咯菌腈、甲霜·锰锌、唑醚·代森联的敏感性较高,其有效中质量浓度(EC50)<1.0 mg/L,EC90<5.0 mg/L。结论首次报道蝙蝠葛靶斑病的病原菌为S.caulophylli;确定了适合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培养基种类、温度、p H值、碳氮源以及光照条件;腐霉利、嘧菌环胺、异菌脲、咯菌晴、甲霜·锰锌、唑醚·代森联6种药剂可作为病害田间防治的备选药剂。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