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阶级斗争

作   者:
阳正泰龙显昭
关键词:
社会历史发展生产力性质阶级斗争动力矛盾运动历史发展动力根本动力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基本矛盾阶级社会生产关系
期刊名称:
社会科学研究
i s s n:
1000-4769
年卷期:
1980 年 001 期
页   码:
72-77
摘   要:
本刊编辑部于十一月下旬召开了有成都、重庆、南充部分理论工作者参加的讨论会,专题讨论了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提出和讨论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涉及到对一些流行的观点的重新评价,有助于打破林彪、"四人帮"设置的"禁区",推动历史科学的发展,因此,要认真重视,深入探讨.会上,同志们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热烈讨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生产力动力说;(二)阶级斗争动力说;(三)生产力与阶级斗争动力说;(四)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说;(五)"合力"动力说;(六)生产力内部矛盾动力说.讨论中,同志们勇于探索,发表了一些有独到之处的看法.例如,有的同志提出,应当肯定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不能就此终结,还应当深入研究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外因;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才是发展的内因.还有的同志提础,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并不全部表现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某个社会形态中,两大对抗阶级的矛盾是根本矛盾,但并不是贯穿始终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因阶段性不同而有所变异.在两大对立的阶级之间,既存在着阶级斗争,又有"阶级协调".有的同志则提出,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类社会中实际发挥着影响的"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合力".在"合力"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基本矛盾.有的同志提出,生产力和阶级斗争是历史进程中既互相联系而又不能互相代替的两种矛盾运动,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缺一不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在一个杜会经济形态的上升时期,主要是前者发挥作用;在没落时期,主要是后者发挥作用.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