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大蜡螟感染模型在肺炎克雷伯菌毒力研究中的应用
- 作 者:
-
汤怡颖;
胡仁静;
- 作者机构: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
- 关键词:
-
毒力;
荚膜血清型;
大蜡螟;
黏液丝试验;
肺炎克雷伯菌;
- 期刊名称: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基金项目:
-
- i s s n:
- 0254-5101
- 年卷期:
-
2018 年
38 卷
008 期
- 页 码:
- 611-615
- 摘 要:
-
目的 评价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的大蜡螟感染模型,建立肺炎克雷伯菌毒力检测的新方法.方法 收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分离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12株,痰液、尿液中分离的20株肺炎克雷伯菌作为经典非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经典组);所有菌株进行黏液丝试验,PCR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常见的高毒力的荚膜血清型(K1、K2、K5、K16、K20、K54、K57),大蜡螟毒力试验测定同一时间段不同血清荚膜型的80%致死量(80%lethal dose,LD80)以及在同一浓度下达到80%幼虫死亡的时间(80%lethal time,LT80).结果 肝脓肿组荚膜血清型主要为K1、K2、K5、K20、K57,分别占41.7%(5/12)、8.3%(1/12)、8.3%(1/12)、8.3%(1/12)、33.4%(4/12);经典组未检出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肝脓肿组黏液丝试验阳性率为75%(9/12),经典组的黏液丝试验的阳性率为10%(2/20).大蜡螟毒力试验显示在浓度为1×105 CFU/ml至1×108 CFU/ml时,不同的菌株对大蜡螟幼虫的致死率呈现浓度依赖性,接种12 h后,K1、K57组的死亡幼虫数量显著高于K2、K5、K20组及经典组;接种96 h肝脓肿组的LD80分别为:1×106 CFU/ml(K1、K57);1×107 CFU/ml(K2、K5、K20).结论 我院分离的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均为高毒力菌株,大蜡螟模型菌液接种后12 h可进行肺炎克雷伯菌毒力的检测.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